写字楼租户结构持续优化,优质租户占上半年成交总量40%。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上半年续约率达88.2%,出租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越秀金融大厦上半年完成7,454㎡续约合同,成功续签「光大证券」、「国元证券」、「五矿地产」等优质租户,并成功引入大型律所品牌「数科律所」及两家知名优质金融机构。 基金管理人把握人民币融资成本利差窗口,陆续以人民币贷款置换存量境外外币融资。截至2024年6月末,已累计引入73.8亿人民币融资并用于置换港元融资,平均成本率为4.55%,同比下降35个基点;2024年6月末房产基金人民币融资约84.04亿元,在总体融资占比上升至41%。 这两年但凡是个家用电器,都要给自己安一个“智能家居”的名头。 所谓“智能”主要是能语音控制,再给产品起个拟人化的名字。 智能衣架叫“小艺”,智能马桶叫“小艾”,智能电视叫“小T”,智能油烟机叫“小智”……新房还没入住家里就已经有了十几个“人”。 每天出门前和进门后,恨不得都得来一场电器大点兵。 @阔阔蛋奶(软装中) 咱们在外是底层格子间打工人,在家直接体验日理万机大总裁的生活。 只不过当总裁太久了,偶尔也会感到疲惫。(bushi 比如记不住“员工”的名字,又或者是遇到哪个难搞的员工,一个简单的操作都要你分三四个步骤来教学。 于是大家被逼到捧红了一个“工作外包”的方式—— 找小爱同学做“包工头”。 所谓包工头,就是人指挥小爱同学,然后让小爱同学指挥家里的所有电器。 前两天火的一个段子,可以说是这类场景的经典复刻。 博主想要让家里的智能茶水机烧水,按理说需要让机器先开机,再依次用指令让它完成加水、加热的步骤。 但有了小爱同学,只需要喊一句“小爱同学烧壶开水”,后面的活全是小爱指挥茶水机自己干了。 @牟牟刘啊 用机器人指挥机器人,这一波可以说是完成了人工智能的自我管理,充分证明了什么叫“不会带团队就要干到死”。 我当笑话讲给正在装修的朋友,没想到她疑惑表示“现在不都这样吗”。 雷军自己大概都没想到,当年给自家家居产品做配套的“智能朋友”,如今已然在很多家庭里实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不仅能控制小米自己家的电器,也敢控制别人家的电器。 事实上,小爱同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通过语音来控制,相当于一个传声筒的角色。 你喊它打开空调,于是它准确叫出空调的名字,然后命令空调打开电源、把温度调到26度、设定送风模式。 但这已经够用了—— 毕竟当下智能家居界的操作之复杂、标准之参差,急需一位秦始皇来统一度量衡。 首先,几乎每个家电品牌都会有一个自己的APP。 想远程完成任何功能,你都得先从手机上找到对应的APP点进,再去进行其他操作。 想使用语音功能,开口前才发现想让人家干活,得先想起人家的官方昵称。 “我在公司都得跟三个实习生一起共享‘小张’这个身份,结果家里的电器倒是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 @Lori阿姨 如果你买的智能家电不止一个,会发现“世界就是草台班子”这件事在家里也能得到验证。 在说出一句“打开电视”的指令之后,并不会知道被打开的到底是客厅的电视还是卧室的。 而且不知是不是各家设计部门的创意有限,品牌之间的昵称经常还会撞名。 下班回家想让茶水机小艾开机烧个热水,结果马桶小艾兴奋地掀起了盖子。 如今很多智能电器已经不像早期的智能灯,只需要实现开关就好。 各种功能五花八门:智能衣架除了能声控上升下降,还能烘干消毒;空调出了制热制冷还能语音控制它自清洁…… 而每个功能都有一大堆具体的指令词要记,记错一个字人家理都不理你。 最后发现费了半天口舌,还不如翻出遥控器按一下来的容易。 一个智能壁炉的口令。@老曹(智能家居) 此时小爱同学来了,带着它春风般的温暖。 你就像个焦头烂额的新手家长,突然发现家里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月嫂。 从前在上班离开家门之前,需要像唱RAP一样喊出一长串:“小智小智关掉吸顶灯和台灯Navo开始清洁小贝小贝把遮光帘关上……” 万一哪句话说不对,还得脱掉鞋进屋手动操作。 现在,设置一个出门模式,小爱同学就像拉磨的驴一样开始发布一连串指令。 如果你追求沉浸式体验,还可以把触发语改成“朕这就上朝去了”。 至于关上门之后小爱同学还要费多少嘴皮子,是不是会跟洗衣机、扫地机器人们打架—— 那是硅基生物的矛盾,关我们碳基生物什么事?你什么时候见总裁管过项目的具体执行了? @阔阔蛋奶(软装中) 如今市面上的AI助手越来越多。小爱同学成为“天选包工头”,倒不见得是它的人机互动格外出色。 很多人只是因为家里本来就有几个小米的产品,所以顺便也就用了。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问题——指挥自家“嫡系”好用,但指挥别人家品牌却未必。 视频里的小爱同学言出必行,但真实情况就像是团队突然空降一个有来头的领导,电器们只是表面积极配合,其实内心还是各怀鬼胎。 @于小惠 无论是小爱同学还是其他品牌的语音助手,明面上都是支持第三方品牌的。 比如米家APP上能够直接跟很多灯具、电器的APP进行关联,同步显示到米家的界面上。 但这些第三方不像小米自己的产品一样,在米家上拥有单独入口,可以通过手机使用全部的功能。 费了半天劲绑定之后,实现的最终效果往往也只是有限的——可以通过语音直接呼叫小爱同学,实现开关机的基础功能。 @波哥(智能家居) 看起来是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屋电器的控制,但实际操作中有两个问题。 一是只能在家的时候喊小爱同学来操作,无法远程控制。 你要想趁家里没人让扫地机器人、洗衣机工作一下,还得再打开对应品牌的APP。 二是开关机等简单操作对于灯、电视这类电器是够用的。但像茶水机、晾衣架这种功能比较多的产品,全靠小爱同学控制,相当于阉割了大部分功能。 于是不少动手大师另辟蹊径:既然小爱同学号令全屋家电的能力不足,那我就训练它啊! 正如开头所说,很多家电本身就有语音控制的选项。 于是一些人干脆把对应的口令,手动输入到小爱同学的语料库。 虚假的AI训练:每天给ChatGPT喂几千万条语料。 真实的AI训练:“当我对小爱说‘水壶烧水’的时候,小爱需要依次念出以下四个唤醒词。” @邓凯凯 有一些人不止满足于让小爱同学控制家里的智能电器,就连传统电器也要想办法让它管起来。 比如近两年出的小米音箱都自带了红外遥控的功能,相当于替代了遥控器的功能,让普通电视、普通空调也成为了小爱同学的员工。 @明天会更好 不过这个功能的本质,相当于帮忙按了一下遥控器开关按键。至于是开电视还是关电视,小爱同学是识别不出来的。 永远不要低估智能家居爱好者的动手能力。 我看过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例子,是有人试图让小爱同学操纵家里原本是用蓝牙遥控的投影仪。 因为小爱音箱只能发射红外信号,所以先要买一个可以把红外信号转成电脑USB信号的设备。 然后在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之后,先把控制小爱同学的语音触发词跟软件上的虚拟遥控器按键一一对应。 再把虚拟遥控器上的按键,跟投影仪蓝牙遥控器上的一一对应。 @小帅同学Js 类似的还有很多人用小爱同学的万能遥控功能,来控制格力、奥克斯等传统品牌的空调。 好处是里面的所有功能都能实现,但坏处是所有指令对应的按键都需要自己一个个地设定好。 其复杂程度让人想劝他不如多买几台遥控器备着吧,别吃这种苦了。 “搞了半天,家里最智能的东西居然是我自己。” 这些年各个电器品牌都在发力智能化,也让消费者对这些功能越来越习惯。 习惯于什么家电都能远程控制,一张嘴就能指挥电视打开、空调调温。 当下装修房子的年轻人,有不少会特地把“全屋智能”当作一个重要的装修步骤,找专门的公司设计方案、选电器品牌、接中枢网关,收费几千到过万。 有人为了避免不兼容的问题,买电器时甚至会放弃很多传统的电器大品牌,选择全屋米家或者全屋华为。 只为了能获得科幻片里那样“睁开眼窗帘打开,回到家灯光亮起”的丝滑感受。 但另一方面,更多人其实是短期内并没有装修计划。 只是陆陆续续购入了一些有智能功能的电器,希望能够尽可能简便地操作它们。 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家恐怕还得继续忍受这种品牌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 忍受手机里装一大堆APP的现状,全靠小爱同学们的语音功能来粉饰太平。 事实上,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全屋智能”,网友们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简陋但好用的小妙招。 比如想要用语音控制家里的投影仪,直接安装了一个可以物理按动开关的“外接”装置。 @小游果果 想要远程操控自家的热水器,直接买个“拇指机器人”贴在热水器的开机键上。 相当于你喊热水器开机,它就帮你按一下——当然想调水温啥的是不可能了。 @温州米家智能家居服务 你以为的智能灯光,是夜里起床上厕所时,床底灯带和卫生间的射灯自动亮起。 现实中的智能灯光是在门口安个十几块钱的感应器——人一过,它就亮。 @奇妙王三金 也有一些不怕麻烦的技术爱好者,鼓捣属于自己的全屋智能。 寻找兼容性强、自由度高的智能家居终端系统,然后手动把家里的各种电器加进去,再一个个地手动读取数据、对应功能。 如今这样麻烦又局限的“智能家居”到底算不算真正的智能,见仁见智。 有人觉得很多属于过度科技,不如手动直接按一下。“越复杂的设备越容易坏,到时候还得费力修它。” 但对于很多智能家居的拥护者来说,能在冬日的早上不出被窝就拉开窗帘,回家时有温暖的灯光自动亮起,都是生活中不能妥协的需求。 如果用一个类比,当下的智能家居就像计算机刚刚诞生不久时的那样——操作复杂、偶尔出错,还需要掌握很多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流畅操作。 但最终,计算机成了人人都能轻松使用的东西。 所以虽然每天都有人在抱怨智能家电仿佛人工智障,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各大厂家还是尽快卷起来要更好些。 总会有一天,无论大家挑选什么品牌的电器,都能获得科幻片一般的丝滑感受。 但在那之前,我觉得我妈才是真正提前实现了全屋智能的生活—— 别管什么开门关窗、开灯放电视,只要她喊一声“闺女”网上炒股杠杆,我就得麻溜地去给她把活干了。 |